点击数:27 更新时间:2022-07-09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七十八条的规定,如果有两人以上共同签字的借款合同,并且根据法律规定承担连带责任,债权人有权选择只起诉其中一人。对于承担连带责任的多个责任人,债权人有权要求部分或全部连带责任人承担责任。连带责任人的责任份额应根据各自的责任大小来确定。如果难以确定责任大小,则应平均分担责任。实际承担超过自己责任份额的连带责任人,有权向其他连带责任人追偿。
《民法典》第一百七十八条
二、债权转让的前提条件
债权转让必须基于有效存在的债权,并且转让不得改变债权的内容。债权的有效存在是进行债权转让的基本前提。
根据规定,以下三类债权不得转让:
(1)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的合同债权,包括基于个人信任关系而产生的债权,如雇佣、委托、租赁等合同债权;专为特定债权人利益而存在的债权,例如专向特定人讲授外语的合同债权;不作为债权的竞业禁止约定;属于从权利的债权,例如保证债权不得单独转让。但是,如果从权利可以与主权利分离而单独存在,则可以转让,例如已经产生的利息债权可以与本金债权相分离而单独转让。
(2)根据当事人的约定不得转让的债权。当事人在合同中可以特别约定禁止相对方转让债权的内容。该约定与其他条款一样,作为合同的内容具有法律效力,因此此类债权不具备可让与性。
(3)根据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债权。目前没有明确规定哪些债权禁止转让。因此,根据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债权是指合同法以外的其他法律中关于债权禁止转让的规定。
债权的转让必须经过让与人与受让人达成协议,并且不得违反法律的相关规定。
债权人转让债权时,应当通知债务人。如果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产生效力。债权人转让债权的通知一旦发出,通常情况下不得撤销,除非经过受让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