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 更新时间:2022-11-24
离婚时,双方可以通过协商来分割财产和决定抚养问题。如果协商不成,法院将根据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的权益原则来判决财产分割。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应由双方协议处理。如果协议不成,法院将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的权益原则来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离婚家庭的子女随父方还是母方生活,可以由双方在离婚时协商决定。如果双方是协议离婚,应在离婚协议书上明确子女随哪方生活。在离婚诉讼中,如果双方就子女抚养问题达成协议,法院一般会尊重其协议,但双方协议对子女正常生活有严重不利的除外。双方协议轮流抚养子女的,应尊重双方协议。
如果离婚家庭有不足两周岁的子女,法律规定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考虑到子女较小,更需要母亲的照顾。但如果母方有特殊原因不能或不愿抚养子女,子女可以随父方生活。特殊原因主要包括母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以及母方有抚养条件但不尽抚养义务等。
离婚家庭的两周岁以上子女,如果双方争夺抚养权,法院应综合考虑双方的情况,决定子女随哪方生活更有利于其成长。在双方其他条件均等的情况下,如果某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者有吸毒、偷窃等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况,子女不适宜与之一起生活。
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具备一定的辨别是非能力。在处理子女随谁生活的问题上,应考虑到子女个人的意愿。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可以随意选择随谁生活。法院一般在父方和母方争夺抚养权,且双方都具备抚养子女的条件时,才会考虑子女个人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