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律问题:婚后房屋产权归属及财产分割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02
婚姻不容易,千头万绪,房子车子孩子票子。新的法规出台,引导中国公民忙得鸡飞狗跳。房子归属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
婚前购房合同的法律效力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十条的规定,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并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可以将该不动产认定为不动产权利人的个人财产,尚未归还的部分贷款为不动产权利人的个人债务。
婚后房屋产权归属问题
根据专家的观点,婚前财产的投入在婚后转换成物权,因此应当认定为个人财产的一种转换。至于婚后还贷部分属于债务,银行放贷行为是在结婚前完成的,因此债务归属不应受到婚后还贷责任的影响。
房屋增值部分的处理
根据专家的观点,一般情况下,房屋的增值部分属于房屋所有者个人的财产,另一方不能享受增值部分。然而,如果购房行为被认定为投资行为,婚后收益可能属于共同财产。目前主流的做法并不支持将房屋增值部分进行财产分割,但最新的解释(三)中规定了在离婚时应考虑不动产的市场价格及共同还贷款项所占比例等因素,由不动产权利人对另一方进行合理补偿。
婚后父母为子女购买的房屋产权归属问题
根据解释(三)第八条的规定,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可视为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应认定该不动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一方名下的,可以认定该不动产为按照双方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但有证据证明赠与一方的除外。
建议及注意事项
律师建议,在夫妻或双方家庭购房产权证登记时,应明确各自支付金额的份额,并明确按出资比例拥有产权。这样,即使未来婚姻破裂需要进行财产分割时,双方也不会因为对所得部分产生争议。如果只有一方出资,是否将对方的姓名也写在产权证上需要认真考虑。因为根据不动产的登记制度,只要名字出现在产权证上,就意味着权益得到了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