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2-08-12
借贷双方可以通过和解或者调解来解决借款合同纠纷。如果双方不愿意和解或者和解不成,可以根据借款合同的内容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
根据《仲裁法》第二条规定,发生在平等主体之间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进行仲裁。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应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如果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贷款人有权采取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解除合同的措施。按照合同约定使用借款是借款人的主要合同义务之一。贷款人根据借款用途确定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因此借款人不按合同约定使用借款属于根本违约行为。
根据《民法典》,在借款人未按约定用途使用借款的情况下,贷款人有权停止发放借款人尚未使用的借款(特别是在分期发放借款的情况下),提前收回已经发放的贷款或解除借款合同,以保护贷款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