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2-06-01
征地拆迁安置工作存在的问题之一是补偿标准不够统一,导致群众普遍反映补偿标准过低,对补偿标准不认可。
政府拆迁部门过于追求征地拆迁效率而忽视程序的正当性和透明性,行政行为不规范。
拆迁标准与实际的房地产价格脱节,政策法规与现实存在滞后。
部分群众思想观念滞后,拒不履行征地拆迁安置协议。
征地拆迁工作的法律依据是《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房屋征收部门拟定征收补偿方案,报市、县级人民政府。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征收补偿方案进行论证并予以公布,征求公众意见。征求意见期限不得少于30日。
被征收人可以选择货币补偿,也可以选择房屋产权调换。被征收人选择房屋产权调换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提供用于产权调换的房屋,并与被征收人计算、结清被征收房屋价值与用于产权调换房屋价值的差价。因旧城区改建征收个人住宅,被征收人选择在改建地段进行房屋产权调换的,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提供改建地段或者就近地段的房屋。
拆迁补偿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拆迁人需申领房屋拆迁许可证。
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按照房屋拆迁许可证内容向社会发布公告。
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和拆迁人需向被拆迁人和房屋承租人做好宣传和解释工作。
确定拆迁补偿标准和安置方案,一般情形的补偿分为货币补偿和房屋产权调换、结算价差两类。特殊情形的补偿被拆迁人不能选择,或只作货币补偿,或只作房屋产权调换、结算价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