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院怎样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审查逮捕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2-05-27
检察院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审查逮捕的,应当根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涉嫌犯罪的性质、情节、主观恶性、有无监护与社会帮教条件等情况,综合衡量其社会危险性,严格限制适用逮捕措施。关于检察院怎样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审查逮捕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一、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审查逮捕的标准和措施
1、根据犯罪性质和情节综合衡量社会危险性
检察院在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审查逮捕时,应综合考虑其涉嫌犯罪的性质、情节、主观恶性、有无监护与社会帮教条件、认罪认罚等因素,以综合衡量其对社会的危险性。这样的综合评估有助于限制适用逮捕措施。
2、法律依据
依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四百六十二条,检察院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审查逮捕的行为是合法的。
二、未成年嫌疑人不予批捕的情况
1、轻罪、有效监护与社会帮教条件
对于罪行较轻,具备有效监护条件或者社会帮教措施,没有社会危险性或者社会危险性较小,不会妨害诉讼正常进行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一般不予批准逮捕。
2、严重罪行但主观恶性不大,具备有效监护与社会帮教条件
对于罪行比较严重,但主观恶性不大,有悔罪表现,具备有效监护条件或者社会帮教措施,不具有社会危险性,不会妨害诉讼正常进行,并且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也可以依法不予批准逮捕:
- 初次犯罪、过失犯罪的;
- 犯罪预备、中止、未遂的;
- 有自首或者立功表现的;
- 犯罪后能够如实交待罪行,认识自己行为的危害性、违法性,积极退赃,尽力减少和赔偿损失,得到被害人谅解的;
- 不是共同犯罪的主犯或者集团犯罪中的首要分子的;
- 属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或者系在校学生的;
- 其他没有逮捕必要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