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形下继父是否有继承权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2-09-21
继父不一定有继承权,具体是否享有继承权,与继父与死者是否存在扶养关系有关。若是存在,那么继父就享有继承权。且继父如果想要继承死者的遗产,需要拿出证明扶养关系确实存在的证据。关于一般情形下继父是否有继承权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继父的继承权
1. 继父与死者有扶养关系的情况下,继父具有继承权。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的规定,遗产的继承顺序如下:(一)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在继承开始后,只有第一顺序的继承人有权继承,第二顺序的继承人则没有继承权。如果没有第一顺序的继承人继承,那么遗产将由第二顺序的继承人继承。根据本编所称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以及与死者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编所称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以及与死者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编所称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以及与死者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2. 继父母子女间扶养关系的认定
为了认定继父与继子女之间的扶养关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继子女必须是未成年人。因为需要抚养教育的继子女必然是未成年人。2) 继父母与继子女需要有共同生活的实际事实。扶养关系强调长辈对晚辈的教育和保护,父母对子女的扶养目的是让子女健康成长。因此,扶养教育关系一般需要在继父母与继子女共同生活中形成。继父母需要像亲生父母一样照料继子女的生活、学习、身体和精神等方面,这才算是真正的扶养关系。3) 扶养事实需要持续足够长的时间。虽然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扶养时间的具体要求,但在实践中,扶养时间短暂并不意味着不能形成扶养关系。如果扶养时间较短,比如只有1、2年,认定扶养关系时需要特别慎重考虑具体案情和权利义务的平衡。另外,如果继父母与继子女的扶养、教育因子女成年而自然终止,那么扶养、教育的时间可以较短。但是,如果继子女尚未成年,但继父母与亲生父母的婚姻关系解除,而继父母又不愿意继续扶养继子女,那么继父母对继子女的扶养、教育时间应该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