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2-06-10
如果婚后父母出资购买的房产登记在夫妻男女双方名下,则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然而,如果父母全额出资并明确约定将房产赠送给夫妻一方,那么该房产属于该方的个人财产。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以下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夫妻对共同财产享有平等的处理权。
如果离婚时房产是由一方父母全额出资购买,并且产权登记在自己子女名下,那么该房产被认定为出资方子女的个人财产。这个判定是合理的,因为父母购房是为了让子女过上更好的生活,即使是婚后财产,也属于出资方一方的个人财产。
如果一方父母出资购买房产,但产权登记在另一方名下,一般可以认为出资方父母将房产赠与夫妻双方。因此,该房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应该进行夫妻双方的共同分割,除非有证据证明房子是出资方父母单独赠与自己子女的。
如果双方父母共同出资为孩子购买房产,根据相关规定,房产所有权应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来享有。因此,在离婚时,房产分割应根据双方父母的出资比例来确定。
如果双方父母共同出资购买的房产产权登记在双方子女名下,那么该房产被视为夫妻的共同财产。离婚时,根据夫妻共同财产的规定进行分割。当然,如果双方对房产有其他约定,可以按照约定处理。
如果房产是夫妻共同还贷的按揭购房,其中一方父母出首付款,并且产权登记在自己子女名下,那么该房产的归属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如果能证明房产是出资方父母单独赠与自己子女的,那么该房产属于子女的个人财产;如果没有证据证明,那么该房产应被视为夫妻的共同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