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2-09-15
本罪侵犯的客体为国家商标管理制度和他人注册商标的专用权。商标专用权是商标权人根据法律对自己已注册商标的独占使用权,是商标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
(1)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非法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并且销售金额较大。
(2) 销售行为包括采购、推销、出售或兜售等方式,涵盖批发、零售、请人代销、委托销售等多种形式。只要销售金额达到较大数额,即构成本罪。
本罪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或单位。自然人只要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故意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即可构成本罪。单位犯罪时,将实行两罚制,对单位判处罚金,并依据相关规定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有意将其销售给他人。过失不能构成本罪。对于明知的范围,不能过于狭隘,明知并不等同于确知,只要行为人应当知道所销售商品是假货即可。
本罪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该条款规定了假冒注册商标罪的构成要件,即违反国家商标管理法规,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
如果与假冒注册商标的犯罪分子事先勾结并事后代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也应被认定为假冒注册商标罪的共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