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辩论时对辩论对象有哪些要求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法律法规 > 刑事诉讼法全文法律知识

进行辩论时对辩论对象有哪些要求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2-04-20

 
220161
检察人员组织辨认时,不同的辨认对象同,对其的要求不一样。例如,辨认犯罪嫌疑人时,被辨认的人数不得少于七人,照片不得少于十张;辨认物品时,同类物品不得少于五件,照片不得少于五张。关于进行辩认时对辩认对象有哪些要求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一、进行辩认时对辩认对象有哪些要求

1、检察人员组织辨认时,对辨认对象的要求如下:

(1)应当将辨认对象混杂在其他对象中。不得在辨认前向辨认人展示辨认对象及其影像资料,不得给辨认人任何暗示。

(2)辨认犯罪嫌疑人时,被辨认的人数不得少于七人,照片不得少于十张。

(3)辨认物品时,同类物品不得少于五件,照片不得少于五张。

(4)对犯罪嫌疑人的辨认,辨认人不愿公开进行时,可以在不暴露辨认人的情况下进行,并应当为其保守秘密。

2、法律依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二百二十六条

二、辨认笔录属于哪类证据

1、根据辨认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人身辨认、照片辨认、物品辨认、场所辨认以及尸体辨认。

2、根据辨认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一对一”辨认和混杂辨认。其中混杂辨认中又包括了对照片、物品的混杂辨认以及对嫌疑人的列队辨认。

3、根据辨认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被害人辨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辨认以及证人辨认。

4、根据辨认阶段的不同,可以分为侦查辨认和法庭辨认。

辨认笔录一直当做证据使用,但他属于法定证据形式的哪一种一直不明确。有人认为,被害人的辨认笔录属于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的辨认笔录属于犯罪嫌疑人供述,证人的辨认笔录属于证言。新《刑事诉讼法》把辨认笔录规定为一种独立的证据形式。

延伸阅读
  1. 刑事案件二审是否可以不开庭审理
  2. 律师公证的法律效力问题
  3. 高空坠物致人损害案件中的原告资格
  4. 公证遗嘱与见证遗嘱的区别
  5. 公证的法律效力

刑事诉讼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主权原则
  2.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处罚
  3. 附条件不起诉考察期内犯罪是否加重刑罚
  4. 检察院申诉程序的要求
  5. 检察院公诉书的可见性问题
  6. 上诉人信息
  7. 未成年人自首能否轻判
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