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2-04-29
1、由最先继承顺序的所有近亲属同意。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死亡,其近亲属可以与被告人和解。近亲属有多人的,达成和解协议,应当经处于最先继承顺序的所有近亲属同意。
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
被害人系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代为和解。
首先,当事人进行刑事和解,要符合刑事和解的要求,具体如下:
1、涉嫌侵犯人身权利民主权利、侵犯财产犯罪,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犯罪;
2、除渎职犯罪以外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
不过,对于犯以上罪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即不适用。
其次,当事人进行刑事和解,被告人和被害人还要满足以下条件:
1、被告人
其要真诚悔罪,如果只为逃脱刑罚和解,经常法院审查确认的,会直接影响达成刑事和解协议。
2、被害人
被害人谅解了被告人,并且是自愿和解。如果被害人遭到他人胁迫,非基于自己的意思签订刑事和解协议,那么,被害人可以反悔,向法院提出异议。
最后,经司法机关审查,确认刑事和解协议的效力。
实际中,法院会通过以下审查刑事和解协议:
1、审查执行和解协议是否违背法律规定和社会公共道德;
2、审查被执行人是否具备履行和解协议的条件,是否存在被执行人利用执行和解拖延执行逃避执行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