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形实施侵害行为人主张防卫过当法院不予支持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侵犯人身民主权利罪法律知识

哪些情形实施侵害行为人主张防卫过当法院不予支持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2-08-24

 
218411
实施侵害行为的人不能证明防卫行为造成不应有的损害,仅以正当防卫人采取的反击方式和强度与不法侵害不相当为由主张防卫过当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关于哪些情形实施侵害行为人主张防卫过当法院不予支持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一、哪些情形实施侵害行为人主张防卫过当法院不予支持

1、实施侵害行为的人不能证明防卫行为造成不应有的损害,仅以正当防卫人采取的反击方式和强度与不法侵害不相当为由主张防卫过当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法律依据:《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十一条

二、防卫过当的构成要件

1、防卫过当是应当负刑事责任的,防卫过当的前提是进行正当防卫,但防卫过当又不同于正当防卫。

(1)在客观上具有防卫过当的行为,并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了重大的损害。

(2)在主观上对其过当结果具有罪过,这是防卫过当应负刑事责任的根据。防卫过当的刑事责任主要是解决防卫过当的定罪和量刑问题,能不能定罪,就是通过是否具备了防卫过当犯罪构成的条件,因为它是刑事责任的唯一根据。根据犯罪构成的一般原理。

2、客体要件

防卫过当的客体是不法侵害人的人身权利,即不法侵害人依法受刑法保护的生命权和健康权。在这里不法侵害人具有双重身份,即是防卫对象,又是犯罪对象,中国法律支持对不法侵害人的某些权益造成必要的损害的正当防卫行为。但是,同时不法侵害人还有他合法权益,而这部分合法权益是受法律保护的,防卫过当行为损害了不法侵害人除了刑法允许可以反击,可以损害的部分以外,依法受保护的不允许损害的部分权益。因此,防卫过当也就是对不法侵害人的一种犯罪,只不过其社会危害性较小。

3、客观要件

防卫过当的客观方面是防卫行为明显超过了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须的限度,并且造成了重大损害。

4、主体要件

防卫过当的主体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单个公民。

5、主观要件

防卫过当的主观方面是防卫人对过当结果持放任或者疏忽大意、过于自信的态度。防卫过当是一种应负刑事责任的行为,因此,同其他犯罪一样,要求防卫人在主观上具有罪过。

延伸阅读
  1. 冒名签订的合同善意相对人在被冒名人追认前能不能撤销
  2. 一、联合国宪章的人权
  3. 寻衅滋事罪以伤情鉴定做标准吗
  4. 挪用公款立案标准解析
  5. 紧急避险行为中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

刑法罪名热门知识

  1. 员工侵占公司财产的法律处罚
  2. 隐瞒、谎报军情罪的认定
  3. 伪造、盗窃、买卖、非法提供、非法使用武装部队专用标志罪的界定
  4. 渎职罪的定义和要素
  5. 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
  6. 招摇撞骗罪的怎么量刑
  7. 招摇撞骗罪要符合什么
刑法罪名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根据公共利益需要,实施的专利强制许可
  2. 权利用尽不属于侵权行为
  3. 权利用尽不属于侵权吗?
  4. 商标侵权纠纷
  5. 借款纠纷过诉讼时效该怎么?
  6. 发现犯罪行为后该怎么办?
  7. 刑事强制措施

热门合同下载

  1. 艺人孵化合作协议范本
  2. 服务代理合同范本
  3. 认缴制的公司章程范本
  4. 私募投资公司章程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