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2-04-09
如果父亲在去世前留下特别说明或遗嘱,根据说明或遗嘱的规定进行继承。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特别说明不违反法律规定,可以按照说明进行继承;如果特别说明违反法律规定,应当按照遗嘱进行继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的规定,遗产按照以下顺序进行继承:
(一)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进行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进行继承;如果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情况下,由第二顺序继承人进行继承。
在本编中,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条的规定,如果被继承人的子女在被继承人之前去世,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如果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在被继承人之前去世,由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被代位继承人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遗嘱人在立遗嘱时必须具备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所立的遗嘱即使在其后恢复了行为能力,仍然是无效的。如果遗嘱人在立遗嘱时具备行为能力,后来丧失了行为能力,不会影响遗嘱的效力。对于患有聋、哑、盲等生理缺陷但没有精神病的成年人来说,他们具备完全的行为能力,因此可以立遗嘱。
遗嘱人所立的遗嘱必须真实地表达其意思。遗嘱的真实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情况包括:
1、胁迫遗嘱人所立的遗嘱;
2、欺骗遗嘱人所立的遗嘱;
3、被非遗嘱人伪造的遗嘱;
4、被篡改的遗嘱;
5、遗嘱人在神志不清的状态下所立的遗嘱。
遗嘱必须真实地表达遗嘱人的意思,受胁迫或欺骗所立的遗嘱是无效的。伪造的遗嘱也是无效的。如果遗嘱被篡改,篡改的内容是无效的。
遗嘱人对遗嘱所处分的财产必须具有处分权。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丈夫在没有征得妻子同意的情况下处分了夫妻共同财产的情况。此外,如果遗嘱人生前的行为与遗嘱的意思表示相反,导致遗嘱所处分的财产在继承开始前灭失、部分灭失或所有权转移、部分转移,那么遗嘱将被视为被撤销或部分撤销。
遗嘱的内容必须合法。不合法的遗嘱主要有以下情况:
1、遗嘱取消了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继承权;
2、遗嘱没有为胎儿保留必要的继承份额;
3、遗嘱的内容违反其他法律。
遗嘱可以采用公证、自书、代书、录音、口头等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