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监护人有哪些责任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子女抚养 > 监护权法律知识

取保候审监护人有哪些责任

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2-03-31

 
216749
取保候审保证人的责任有:监督被保证人遵守相关规定,发现被保证人违反规定的行为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被告人被取保候审期间,保证人不愿继续履行保证义务或者丧失履行保证义务能力的,可以进行变更。关于取保候审监护人有哪些责任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取保候审监护人的责任及法律依据

1. 取保候审保证人的责任

取保候审保证人的责任包括:

- 监督被保证人遵守相关规定;

- 发现被保证人违反规定的行为,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

在被告人被取保候审期间,如果保证人不愿继续履行保证义务或者丧失履行保证义务能力,可以进行变更。

2.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以下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采取取保候审措施:

(一) 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 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但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 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未成年人法定监护人的设定

1. 法定监护人的范围

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包括以下三种:

- 未成年人的父母;

- 未成年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

- 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等法人组织。

2. 法定监护人的确定

法定监护人的确定顺序应当根据监护人与被监护人之间的血缘、抚养和组织等关系的远近来确定。

- 首先,未成年人的父母是其法定监护人,并且是首位的监护人。

- 其次,在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情况下,由未成年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以及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担任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

- 第三,在没有上述法定监护人时,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等法人组织担任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延伸阅读
  1. 案情
  2. 监护人的指认和群体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
  4. 学生在校住宿摔伤学校有责任吗
  5. 痴呆老人入院留伤痕,养老机构有无责任

子女抚养热门知识

  1. 离婚后和父亲生活,亲妈后妈谁是笫一监护人
  2. 能否与父母断绝法律关系
  3. 什么情形可以剥夺另一方探望孩子的权利
  4. 安徽非婚生子的法律处罚
  5. 导致监护关系终止的情形
  6. 离婚女方不支付抚养费的情况下,是否有探望权
  7. 被强制隔离戒毒是否允许探视非直系亲属
子女抚养知识导航

婚姻家庭解决方案

  1.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2. 军人无重大过错时的离婚
  3. 父母共同出资,产权登记一方子女名下的房产分割
  4. 离婚时如何分割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财产
  5. 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赔偿,离婚时如何分割
  6. 离婚时如何分割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7. 协议离婚后,对财产分割有异议的可以起诉

婚姻家庭合同下载

  1. 销售人员保密协议范本
  2. 股份赠与协议范本
  3.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
  4. 湖南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