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2-04-01
根据《刑法》第三百五十八条,犯协助组织卖淫罪的人,如果情节较轻,将被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情节严重,将被判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刑法》第三百五十八条规定了协助组织卖淫罪的刑罚。
在组织卖淫犯罪过程中,涉及的人员众多,关系复杂,包括组织者、各类管理人员和一般服务人员。针对不同的行为性质,我们需要分别考虑他们的刑事责任。
卖淫场所的所有人或实际经营者通常不直接参与日常经营管理,而是通过雇佣、指使管理人员来负责卖淫场所的日常经营运行。然而,他们在整个组织卖淫过程中起到组织、策划、指挥等重要作用,拥有绝对的支配权和领导地位。因此,他们应该对组织卖淫活动承担全部责任,并被视为组织卖淫罪的主犯。
在一些规模较大、资金较雄厚的卖淫场所中,股东通常是多人。其中,一些股东既是股东,又直接参与卖淫场所的经营管理,他们应被视为组织卖淫罪的共犯。然而,对于那些没有参与经营管理,只参与利润分配的股东,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定。如果股东在主观上不明知卖淫场所从事违法活动,例如受其他股东欺骗后投资,或者投资之初场所合法经营,但在经营过程中实际经营人员秘密从事组织卖淫活动,由于这部分股东在主观上没有犯罪故意,不应构成犯罪。如果股东在主观上明知卖淫场所从事卖淫活动,但没有直接控制他人从事卖淫活动,他们的行为应被认定为容留卖淫罪。
卖淫场所的管理人员通常受雇于卖淫场所经营者,担任经理、领班、主管等角色。在判定他们的行为性质时,应根据具体职责分工而非身份进行评估。
这部分人员虽然对卖淫场所的正常运营起到重要作用,但他们并没有直接管理和支配卖淫人员,与组织卖淫罪中的“控制多人从事卖淫活动”有本质区别,因此不能以组织卖淫罪论处。他们的行为属于日常生活或业务行为中的常见现象,称为刑法理论上的“中立的帮助行为”。对于这种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在刑法理论上存在争议。有人认为,中立的帮助行为是否具有可罚性应从主客观一致的角度进行判断。这种帮助行为在客观上促进和方便实施犯罪行为,在主观上帮助者必须具有帮助的故意。对于这部分管理人员的帮助行为而言,他们在客观上助益于组织卖淫行为的实施,并且主观上明确知晓组织卖淫行为的存在,对其帮助行为持积极的追求或容忍态度,符合协助组织卖淫罪的构成要件。
尽管这部分人员也是受他人雇佣、领导和指使,地位和作用相对较低,但是从他们与卖淫人员的关系来看,他们仍然管理、支配和控制卖淫活动。他们与卖淫人员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这些行为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帮助行为的范畴,应将他们的行为认定为组织卖淫罪。
收银员、服务生、打手、保安等在犯罪组织中地位较低,一般受上述管理人员的管理或安排,且在整个犯罪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较小,行为属于辅助性质。根据《解答》的规定,他们应被认定为协助组织卖淫罪。然而,对于充当打手的行为不能一概而论。如果充当打手是指在组织者指挥下,为了避免他人干涉、抗拒公安机关检查、防止嫖客闹事、维护卖淫场所经营秩序而充当打手,则应以协助组织卖淫罪论处。如果打手的作用是在组织卖淫犯罪中强迫他人卖淫,且行为人不是组织者时,则构成强迫卖淫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