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2-03-09
当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对刑事部分提出上诉、抗诉的案件时,如果发现第一审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部分存在错误,根据审判监督程序,应当对附带民事部分进行纠正。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百零七条,对于附带民事部分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相关案件,如果第一审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部分确有错误,应当进行纠正。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害人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通常情况下,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可以作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被害人作为直接受到犯罪行为侵害并遭受损失的当事人,在要求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有权要求赔偿。
在已故被害人的案件中,由于当事人已经去世,其诉讼能力和诉讼行为能力已经消失,无法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然而,其民事权利仍然需要有人来主张。因此,附带民事诉讼程序专门规定了已故被害人的近亲属可以代为起诉。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近亲属包括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在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情况下,由其法定代理人承担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的损失。因此,由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有利于维护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民事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