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2-03-04
拆迁财产分配的依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房屋拆迁应对所有权人给予补偿,对实际居住、切实需要安置的人给予补偿,对提交困难证明的人发放拆迁特困补助,对患有大病的人发放拆迁大病补贴,对实际需要搬家的人发放拆迁搬家补偿。
拆迁财产分配的法律依据是《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根据该条例,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国有土地上单位、个人的房屋时,应当对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给予公平补偿。同时,对于征收个人住宅的情况,如果被征收人符合住房保障条件,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优先给予住房保障。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对于婚前承租的公房,在婚后进行拆迁安置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是否存在出资问题以及是否存在部分或全部产权问题。如果没有出资问题,需要考虑安置是否有认可因素。如果是婚后共同出资并取得一定产权的情况,那么这部分房屋产权就属于夫妻共有财产。如果没有出资问题,只是继承承租房屋后进行拆迁,离婚时双方都有承租权利。
如果某民事主体因房屋拆迁而没有住所,实施拆迁行为的主体需要按照规定分配该公民安置房。此后,该安置房就属于夫妻的共同财产。因此,在办理离婚手续之前,需要协商该房屋的分配。一般情况下,协商的结果是一方获得产权,另一方获得补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