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2-02-07
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管理部门会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和过错的严重程度来确定责任的划分。具体可以划分为以下类型:
(1) 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该方承担全部责任。
(2) 两方或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根据各方行为和过错对事故发生的作用和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3) 当各方均无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属于交通意外事故,各方均无责任。
以上责任划分的依据是《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
当交警部门作出责任认定后,如果各方当事人对责任认定不服,可以向上级交警部门申请复核。在复核期间,任何一方当事人都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复核程序终止。需要注意的是,公安交通管理机关作出的《事故认定书》不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因此既不能提起重新认定的申请,也不能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如果当事人单纯就事故责任问题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院不会受理。只有在进行民事赔偿诉讼的审理过程中,如果法院认为交警的事故认定书不合理,可以不予采纳。
当事人还可以通过信访渠道向市公安局或监察部门上访,表达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