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占罪认定条件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侵犯财产罪法律知识

侵占罪认定条件有哪些

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2-01-25

 
205768
构成侵占罪主观上要求行为人存在故意,在客观上实施了将他人之物据为己有的行为,从而造成公私财物的损害,犯罪人需要为此承担刑事责任,包括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等。关于侵占罪认定条件有哪些的问题,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侵占罪认定条件有哪些

1、本罪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

2、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且拒不退还或者拒不交出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本罪的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合法持有的是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是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拒不退还或者拒不交出。如无非法占有的目的,只因某种原因一时不能退还或者不能交出而引起纠纷的,不构成本罪。

5、相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二、侵占罪与盗窃罪的区别有哪些

1、犯罪故意产生的时间不同。侵占罪:行为人在持有公私财物之后才产生犯罪故意,产生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盗窃罪:行为人是在没有占有财物之前就产生了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2、犯罪对象不尽相同。侵占罪:对象行为人业已持有的公私财物,公私财物已经在行为人的控制之下。盗窃罪:对象则是他人所有、管理、持有的公私财物,公私财物在被害人的控制之下。

3、客观方面不尽相同。侵占罪:客观方面表现为侵占行为,即将自己已经控制下的公私财物非法占有。盗窃罪:客观方面表现为秘密窃取行为,行为人采取自以为不会被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看护人、持有人等发觉的方法窃取其财物。

4、性质不同。侵占罪:亲告罪。盗窃罪:不是亲告罪。

延伸阅读
  1. 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的区别
  2. 两个人的公司如何分配股权
  3. 侵占罪的认定及其与其他犯罪的界限
  4. 拾得遗失物后卖掉犯法吗
  5. 私自卖别人车会坐牢吗

刑法罪名热门知识

  1. 员工侵占公司财产的法律处罚
  2. 隐瞒、谎报军情罪的认定
  3. 伪造、盗窃、买卖、非法提供、非法使用武装部队专用标志罪的界定
  4. 渎职罪的定义和要素
  5. 寻衅滋事罪的构成要件
  6. 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
  7. 招摇撞骗罪要符合什么
刑法罪名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