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7 更新时间:2022-01-26
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幼儿园老师过失致人死亡应当按照过失致人死亡罪进行处理:
(1)情节较重的,可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情节较轻的,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过失致人死亡罪的认定需要满足以下要件:
(1)主观要件:
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其行为的结果抱有过失的心理状态。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主观上对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预见是指法律对行为人实施某种有意识的行为时,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结果的主观认识上的要求。
(2)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即达到法定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自然人不能成为本罪主体。对过失致人死亡结果的预见要求行为人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和辨别能力。未成年人由于身心发育尚不成熟,知识水平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认识能力、对自身行为可能造成的危害结果的认识有限,因此不需要对过失行为负刑事责任。
(3)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构成本罪,客观方面必须同时具备三个要素:
(a)客观上必须发生致他人死亡的实际后果,这是本罪成立的前提;
(b)行为人必须实施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行为人的行为可能是有意识的或故意的,但对致使他人死亡结果发生是没有预见的,是过失。过失致人死亡行为可以分为主动的过失致人死亡行为和不作为的过失致人死亡行为;
(c)行为人的过失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之间必须具有间接的因果关系,即被害人死亡是由于行为人的行为造成的。
过失致人死亡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受到刑法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