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2-01-14
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目前尚未明确规定彩礼的返还额度。
1. 双方未领取结婚证且没有同居生活,或者双方领取了结婚证但实际没有同居生活的情况下,彩礼应全额返还。然而,如果是男方反悔,女方可以返还彩礼的大约80%。
2. 双方领取了结婚证且同居生活,如果女方提出离婚,一年内返还大约50%左右,两年内返还大约40%左右。如果是男方提出离婚,一年内返还大约40%左右,两年内返还大约30%左右。
3. 如果女方在婚姻存续期间怀孕并流产,返还彩礼总额的基础上再减少20%。
4. 如果男女双方未领取结婚证但同居生活,解除同居关系后,如果是女方提出解除,一年内返还大约60%左右,两年内返还大约50%左右。如果是男方提出解除,一年内返还大约50%左右,两年内返还大约40%左右。如果女方在同居期间怀孕并流产,返还彩礼总额的基础上再减少20%。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规定,当事人要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如果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1. 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2. 双方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但未共同生活。
3. 婚前给付彩礼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适用上述规定的第二项和第三项时,双方离婚是条件。
根据我国《民法典》,对于婚约和彩礼的给付标准并未作出具体规定,只规定了禁止买卖婚姻和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然而,在我国许多地方的风俗习惯中,仍然存在将订婚作为结婚前的程序,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更为普遍。一旦婚约解除,就可能引发争议。在婚约存续期间,基于婚约发生的财产流转关系通常不会引发返还问题。但是一旦婚约解除,这种财产流转就失去了合法性基础,接受彩礼的一方应当返还所接受的彩礼。如果双方已经结婚,婚约的法律效力将一直延续到婚姻缔结,只要不符合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关于彩礼返还的规定,就不存在彩礼返还的问题。
彩礼返还的数额并非必须百分之百返还,人民法院在确定返还比例时会考虑以下因素:双方共同生活的时间长短、是否生育子女、财产使用情况、双方经济状况、彩礼金额大小以及解除婚约的提出方等。一般而言,返还比例在60%至90%之间。此外,提出解除婚约的一方通常会比给付彩礼的一方获得更高的返还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