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2-01-15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对于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情况,可以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可以同时或单独处以罚金。
如果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巨大或者存在其他严重情节,根据《刑法》的规定,可以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可以同时处以罚金。
对于诈骗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或者存在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情况,根据《刑法》的规定,可以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可以同时处以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需要注意的是,《刑法》还有其他相关规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诈骗罪和招摇撞骗罪都是利用欺骗手段,可能获得财产利益,这是两者的共同点。
诈骗罪和招摇撞骗罪在主观目的、犯罪手段、财物数额要求和侵犯的客体等方面存在差异。
招摇撞骗罪的主观目的是为了骗取各种非法利益,通过冒充国家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活动。这种行为损害了国家机关的信誉、公共利益或者公民的合法权益,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不仅包括财物(没有数额限制),还包括工作、职务、地位、荣誉等。
当犯罪分子冒充国家工作人员骗取公私财物时,既侵犯了财产权利,又损害了国家机关的信誉和正常活动,属于牵连犯。根据行为所侵犯的主要客体和主要危害性来确定罪名,并加重处罚。
如果骗取财物数额不大,但严重损害了国家机关的信誉,应当以招摇撞骗罪论处。反之,如果严重侵犯了两种客体,一般按照一重罪处理,即诈骗罪。如果先后独立地犯了两种罪,互不牵连,则应根据数罪并罚原则进行处理,具体情况由法院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