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1-12-27
1、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本质属于民事诉讼,由原告承担举证的责任,证据类型如下:
(1)当事人的陈述;
(2)书证;
(3)物证;
(4)视听资料;
(5)电子数据;
(6)证人证言;
(7)鉴定意见;
(8)勘验笔录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一百八十八条 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一) 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造成的直接物质损失,原则上都属赔偿的范围。直接物质损失是指因犯罪行为必然造成的物质损失,既包括已经遭爱的实际损失,也包括将来必然遭受的物质损失。而因犯罪行为可能带来的物质损失是间接物质损失。直接物质损失主要有五类:
1、因犯罪行为直接损毁的财物;
2、用于被害人本身的费用。如医疗费、营养费、误工费、鉴定费、就医交通费、残疾用具费;
3、因陪护被害人或料理被害人死亡后果而产生的费用。如陪护人员的误工费、护理费、住宿费、车船费,运尸费,丧葬费,亲属的奔丧费等;
4、原由被害人抚养和赡养的人的必要生活补助。
(二) 一般情况下,精神损害不属附带民事赔偿的范畴。一般不支持被害人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诉讼请求。如果被害人因容貌、肢体等残损导致婚姻、就业、生活等困难而遭受终身精神痛苦的,在赔偿人身损害时可一并考虑精神损失情况,但不宜单独判令赔偿精神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