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之间能否形成雇佣关系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侵权责任主体 > 用人者责任法律知识

个人之间能否形成雇佣关系

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1-12-28

 
202280
雇佣关系是常见的一种法律关系,雇佣关系是由雇主和雇主之间形成的,雇员在雇主的安排下从事雇佣活动。而雇主要保障雇员的人身安全,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那么个人之间能不能形成雇佣关系?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个人之间能否形成雇佣关系

个人之间可以形成雇佣关系,个人之间形成的雇佣关系,是合同关系的一种,雇员按要求完成工作后,雇主要支付报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条 【自愿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第四百六十四条 【合同的定义和身份关系协议的法律适用】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有关该身份关系的法律规定;没有规定的,可以根据其性质参照适用本编规定。

二、雇佣关系和劳务关系的区别

1、概念不同;

雇佣关系是指受雇用人在一定或不特定的期间内,接受雇用人的指挥与安排,为其提供特定或不特定的劳务,雇用人接受受雇人提供的劳务并依约给付报酬的权利义务关系。

劳务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等主体之间就劳务事项进行等价交换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2、双方当事人之间的人身支配与服从管理关系不同;

雇用关系中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双方之间具有支配与服从的关系,雇用人必须为受雇人提供合理的劳动条件和安全保障,同时对其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受雇人则需听从雇用人的安排,按其意志提供劳务。

劳务关系中双方只形成劳动力的支配与被支配关系,并不存在服从管理与被服从管理关系。

3、提供劳动和支付报酬的内容不同;

雇佣关系中,雇工所付出的主要是劳动力,当然也包含一定的技术成果,但通常其技术含量比较低,其报酬成分也比较单一,仅仅包括劳动力的价值。雇主享有雇工劳动的一切成果,这种成果不是雇主付酬的直接对象。

劳务关系中劳动者只提供单纯的体力劳动,没有技术含量的成分,所获报酬也仅是劳动力的价值。

延伸阅读
  1. 劳动合同与雇佣合同,工伤与雇工损害赔偿之内容的比较
  2. 案情介绍
  3. 李先生与阿英的“租友协议”是否有效
  4. 劳务关系中劳动者受伤的赔偿问题
  5. 雇佣合同解雇需要支付经济补偿吗

侵权责任主体热门知识

  1. 校园暴力证据收集的法律指导
  2. 电梯事故的赔偿范围是什么
  3. 眼睛工伤鉴定的真实性及相关法律问题
  4. 人身损害赔偿的法条
  5. 违法辞退的赔偿问题应如何解决?
  6. 侵权财产赔偿多少钱
  7. 西安煤气公司煤气储罐爆炸事故
侵权责任主体知识导航

侵权纠纷解决方案

  1. 职务侵权纠纷
  2. 因建筑物倒塌而发生的侵权纠纷如何救济
  3.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致人损害如何维权
  4.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遭受损害如何维权
  5. 网站等网络服务提供者收到律师函该如何应对
  6. 网络服务提供者应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
  7.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处理

热门合同下载

  1. 工程总承包合同范本(发包方)
  2. 餐饮员工雇佣协议合同范本
  3. 餐饮雇佣合同范本
  4. 劳动雇佣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