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责任次要方如何处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认定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法律知识

交通事故责任次要方如何处罚

点击数:35 更新时间:2021-12-25

 
199717
在现实社会中对于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况是比较普遍的,一旦事故发生的话就必须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责任也是有分主次的,这样的话所需要承担的责任也不同。那么对于交通事故责任次要方应该怎样处罚呢?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答相关的内容。

一、交通事故责任次要方如何处罚

交通事故中如果是次要责任,则本方损失额度只能够索赔总损失额度70~80%,并且需要承担其他损失方的20~30%的赔偿责任。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

第十三条 调查中发现违法行为人有其他违法行为的,在依法对其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作出处理决定的同时,按照有关规定移送有管辖权的单位处理。涉嫌构成犯罪的,转为刑事案件办理或者移送有权处理的主管机关、部门办理。

第四十六条 制发违法行为处理通知书应当按照下列程序实施:

(一)口头告知违法行为人违法行为的基本事实;

(二)听取违法行为人的陈述和申辩,违法行为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应当采纳;

(三)制作违法行为处理通知书,并通知当事人在十五日内接受处理;

(四)违法行为处理通知书应当由违法行为人签名、交通警察签名或者盖章,并加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印章;当事人拒绝签名的,交通警察应当在违法行为处理通知书上注明;

(五)违法行为处理通知书应当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拒收的,由交通警察在违法行为处理通知书上注明,即为送达。

交通警察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将违法行为处理通知书报所属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备案。

二、交通事故主次责任赔偿方法是怎样的

一般来说,双方为机动车的话是三七开。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机动车所投保的保险公司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机动车未参加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机动车一方在相当于相应的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依法应当赔偿的数额超过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的部分,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但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按照下列规定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

(一)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一方负次要责任的,机动车一方承担70%至80%的赔偿责任;

(二)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一方负同等责任的,机动车一方承担60%的赔偿责任;

(三)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一方负主要责任的,机动车一方承担30%至40%的赔偿责任;

(四)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一方负全部责任的,在禁止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的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一方承担不超过5%的赔偿责任;在其他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一方承担不超过10%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与处于合法停放状态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一方无交通事故责任的,不承担赔偿责任。具体以交管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为准。

延伸阅读
  1. 交通事故案件的一般处理程序
  2.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家属不起诉的法律处理方式
  3. 车祸受害人是否可向保险公司提起诉讼?
  4. 车祸保险公司赔偿到账时间
  5. 交通事故中无交强险的司机和车主责任的界定

交通事故认定热门知识

  1. 无证驾驶导致骨折,可能面临的处罚
  2. 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的规定解析
  3. 一、逆行驾驶与闯红灯引发的交通事故责任承担
  4. 对于交通警察询问的重要性
  5.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证明效力问题
  6. 交通事故责任人逃逸后的处理措施
  7. 开车撞人后怎么处罚
交通事故认定知识导航

交通事故解决方案

  1. 碰瓷处理指南
  2. 交通肇事逃逸
  3.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4. 交通事故全责无责划分
  5.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流程
  6.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划分
  7.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流程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