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1-12-23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申请并不需要特别的程序。当发生交通事故,并且对责任的划分存在争议时,当事人可以报警,交警将会到达现场进行勘察,并在一定期限内出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三条的规定,当发生死亡事故、伤人事故,或者发生财产损失事故并满足以下情形之一时,当事人应立即保护现场并报警:
驾驶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应立即组织车上人员疏散到路外安全地点,以避免发生次生事故。若驾驶人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或受伤无法行动,则车上其他人员应自行组织疏散。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在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于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若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情况下,应在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有条件的地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试行在互联网上公布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但对涉及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应予以保密。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经过调查后,应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交通事故的影响和过错的严重程度,将交通事故责任划分为以下几种:
若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交通事故,则对方不承担责任。
若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交通事故发生,则该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若当事人逃逸,导致现场变动或证据灭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则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若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或毁灭证据,则该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
若两方或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导致交通事故发生,则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影响和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若各方均无导致交通事故的过错,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各方均不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