赔偿合同履行地如何确定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1-12-24
在现实生活中,侵权行为是非常多,因侵权行为遭受损害的,受害人可以主张赔偿,就赔偿问题当事人可以协商处理,协商一致的,可以签订赔偿协议书,那么赔偿合同履行地怎样确定?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赔偿合同履行地的确定
1. 根据合同约定确定履行地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十八条规定,如果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履行地点,那么该约定地点即为合同的履行地。
2. 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情况
如果合同没有约定履行地点或者约定不明确,根据具体情况可作如下界定:- 对于涉及给付货币的争议标的,合同的履行地为货币接收方所在地;- 对于交付不动产的争议标的,合同的履行地为不动产所在地;- 对于其他标的的争议,合同的履行地为履行义务方所在地;- 对于即时结清的合同,合同的履行地为交易行为地。
3. 当事人双方住所地不在约定履行地的情况
如果合同没有实际履行,且当事人双方的住所地都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那么由被告住所地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来管辖该案件。
二、财产损害赔偿标准
1.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是指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车辆、财产直接损失的折款。此外,还应包括现场抢救(险)和人身伤亡善后处理的费用,但不包括因停工、停产、停业所造成的财产间接损失。
2. 设施
设施包括道路安全设施以及在道路上及其附近的其他设施,如电力、水利设施,房屋,树木花卉等。
3. 修复
对于事故损坏的车辆、物品、设施等,应进行修复,恢复原状。修复工作应以就地修复为主,力求在功能、形态和价值上保持原样,以尽可能减少变化。
4. 折价赔偿
对于无法修复的事故损坏的车辆、物品、设施等,需要进行折价赔偿。在进行折价赔偿时,应考虑原物的价值、新旧市场价以及残存价值等因素。
5. 牲畜损害赔偿
对于受伤但未失去使用价值的牲畜,应以就地治疗为主;对于因伤失去使用价值或死亡的牲畜,应由相关部门进行评估鉴定,并进行折价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