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1-12-24
股权质押的法律并未明确要求进行验资,因此是否需要验资应由出质人和质权人协商决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四十三条的规定,基金份额和股权的质权在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
质押基金份额和股权后,一般情况下不得转让,但出质人与质权人可以协商同意除外。如果出质人转让基金份额或股权所得的价款,应提前清偿债务或向质权人提存。
股权质押贷款的借款人应严格遵守贷款合同规定,确保按时还本付息。
如果质押股权的价值明显减少,可能会危及贷款人的权益。在这种情况下,贷款人可以要求出质人提供相应的担保。如果出质人无法提供担保,贷款人可以与出质人协商将质押的股权拍卖或变卖,并将所得价款用于提前清偿贷款或交给股权出质登记机构。
当贷款合同履行期届满借款人归还贷款,或者出质人提前清偿贷款时,贷款人应在借款人(出质人)归还贷款之日起10日内书面通知股权出质登记机构将质押股权返还给出质人,并注销出质登记。
如果股权质押贷款未能按期归还,贷款人可以与出质人协商以质押股权折价还贷,也可以依法拍卖或变卖质押股权。
依法拍卖或变卖质押股权所得的款项,在扣除拍卖或变卖费用和应缴税金后,贷款人享有优先受偿权,剩余款项应归还给出质人,不足部分由借款人清偿。
贷款人在依法拍卖或变卖质押的股权时,应委托股权交易部门办理。在同等条件下,公司其他股东对该股权享有优先购买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