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合同全部不能履行如何赔偿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履行不能法律知识

民法典中合同全部不能履行如何赔偿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1-10-21

 
196703
签订的合同依法成立后具有约束力,合同的当事人要全面履行合同的义务。如果合同履行不全或者全面不履行的,当事人要承担违约的责任,那么民法典中合同全部不能履行怎样赔偿?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民法典中合同全部不能履行如何赔偿

民法典规定,合同全部不能履行,如果是一方违约造成的,按合同约定赔偿,合同没有约定的,按实际造成损失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八十三条 【违约损害赔偿责任】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第五百八十四条 【损害赔偿范围】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二、合同不完全履行构成要件

1、须有履行行为

不完全履行的基本条件就是债务人有履行债务的行为,如果没有履行行为,则可能构成履行不能,而不会构成不完全履行。还需注意的是,债务人的履行行为,是指以履行债务为意思的行为;与履行债务无关的行为造成债权人损害的,不属于加害给付,属于一般的侵权行为。

2、须债务人的履行不完全合乎债的内容合同

债务人履行债务应以满足债权人的利益为目的,同时债务人的履行行为也不能给债权人带来损害。这是法律对债务人的最基本的要求。而在不完全履行的场合,债务人违反了此义务,没有按照债务本旨履行债务。债务人的履行不完全合乎债的内容,具体表现为:履行的数量上不完全,标的物的品种、规格、型号不合乎规定或标的物有缺陷,加害给付,履行方法上的不完全以及违反附随义务的不完全履行。

3、须可归责于债务人

可归责于债务人,是指债务人对其履行债务所造成的对于债权人的损害,未尽相当的注意。在瑕疵给付中,无论债务人主观上具有故意或者过失,只要其交付的标的物有瑕疵,债务人即应负责;在加害给付,因其系债务人的履行行为造成债权人的其他利益的损失,故应以债务人主观上具有故意或过失为要件。但对于债务人的故意或过失,债权人不负举证责任,债务人须证明自己主观上没有过错时,才能免于负责。

此外,还须债务人无免责事由。如果债务人履行不符合债务本旨,是由于不可抗力所致,则债务人并不负不完全履行的责任。此外,如果当事人对不完全履行存有有效的约定的免责条款,也可以不负不完全履行的责任。

延伸阅读
  1. 房贷逾期两个月了,没钱还会怎么样
  2. 是否可以要求损害赔偿而继续履行合同
  3. 小房开发商跑路怎么办
  4. 哪一个定金的定是能退的呢
  5. 建设工程单方终止合同的赔偿问题(《合同法》于2020.12.31失效)

合同履行热门知识

  1. 平等权与支配权
  2. 不可撤销居间合同的要求
  3. 长时间不能履行合同的解决办法
  4. 瑕疵履行在中国法律中的定义
  5. 拒绝履行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6. 定金返还问题及适用定金罚则的条件
  7. 退工的时候保密协议怎么履行
合同履行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