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08 更新时间:2024-01-13
(一) 克服情面关,签订借款合同或出具借款借据
在民间借贷中,往往存在于亲友、熟人之间,基于出借人与借款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关系。由于情面关系的影响,借款人往往不愿意出具借款手续或签订借款合同。然而,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没有书面的借款证明将导致借款没有偿还保证。如果借款人不诚信还款或双方因亲友关系发生变化,出借方将面临追讨借款的困难。(二) 合法的利息约定
在民间借贷中,利息问题是借贷双方最容易发生争议的地方。针对此问题,法律有明文规定:1. 当借贷双方对有无利息约定发生争议且无法提供证据时,可以参照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利息。2. 如果当事人约定的利率标准发生争议,可以在不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4倍范围内确定利率标准。3. 在有息借贷中,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利率,但不得超过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即不得放高利贷。4. 出借人不得将利息计入本金计算复利,否则将失去法律保护。5. 如果借款涉及外币,出借人要求以同类货币偿还的,可以被准许。如果借款人没有同类货币,可以按照当时的外汇牌价折合人民币偿还。出借人要求支付利息的,可以参照中国银行外币储蓄利率计算利息。(三) 特别注意诉讼时效
由于民间借贷大部分发生在亲友之间,很多人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这给了一些不诚信的借款人逃避债务的机会,采取赖账、久拖、回避等方式。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法律规定了最后还款期限后的三年为诉讼时效。在这段期间内,必须向借款人追讨借款,否则,两年过后法律将不再保护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