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设债务转让的情形怎么认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转移 > 债务转让法律知识

预设债务转让的情形怎么认定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0-07-21

 
190234
目前,在许多的实践合同中,常约定由第三方承担债务,究其原因是债权人担心债务人的履行能力有限,由债务人提供具有一定规模和经济能力的单位或个人作为第三方参与到合同中来,由三方约定,合同履行完毕后,所形成的债务由第三方承担。实际履行合同的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法律关系所形成的不同结果,则易导致预设债务转让的无效或待定。接下来就由手心律师网的小编来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预设债务转让的情形怎么认定

一、预设债务转让应建立在有效的合同基础上

债权人、债务人和第三方在书面确立债务形成后转让为第三方履行时,首要的条件是合同的本身无瑕疵,履行后所形成的法律后果与合同约定相一致。因为预设债务转让约定并非是独立的合同,而是依附在其他的合同中,如借款合同中约定借款人的债务由第三方承担,此债务是预设性的,只有在借款合同履行完毕后,对第三方才有约束力。其次是合同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规定或存在会导致合同无效的原因,如出现这种情况,风险责任最终会归责于债权人,使债权人利益受损。故合同的三方在确立债务转让时,应当对合同的内容进行严格的审查,确认合同内容并无违反法律规定和合同实施后的法律后果与合同内容的约定相一致,这样才能使债权人的利益得以维护。

二、有严格的合同履行过程,则不应适用预设债务转让

所确立的合同中,在实施的各个环节有多处约束和监督,其中一个环节出现了错误,则易导致合同瑕疵,使债权人的利益受损。如在建设工程合同中所应严格确立的施工主体资质,施工工程质量、进度、验收、交付使用、工程款的支付等各个环节均应符合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第三方才应承担还款义务。而在实施过程中,其中一个环节出错,则易使债权人利益受损,而对所损失部分则三方未作约定,导致第三方对合同的损失部分不承担责任,三方所确立的预设债务转让也不再对第三方有约束力。因此,在预设债务的合同中,应当是法律关系相对简单,容易理清的借贷合同或事实比较清楚的货款合同,对法律关系比较复杂的建筑工程合同或其他较易引起争议的合同,则不易适用。

三、区分预设债务转让的约定仅是偿付行为还是具有担保行为

权利义务对等原则是双务合同的一项重要原则,但当事人在债务转让合同所确立第三方承担责任,则是为了便于债权实现的最大化。在合同签订时,三方当事人往往错误地理解了债务转让,认为债务人只有在无法履行债务的情况下,才由第三方承担还款义务。从法律关系上讲,这种约定应是第三方对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债务担保,而对于债务人并无免责权,第三方与债务人对债权人承担连带责任。如借款合同中约定借款人在无法偿还的情况下,由第三方进行偿还。这种约定显然不是预设债务转让,是事实担保关系,尽管约定的并不明确,但法律上仍视这种情形不是加入行为,而是担保行为。故在审判实践中,应严格区分这两种法律关系,以免混淆而错判。

延伸阅读
  1. 债权转让的无效情形
  2. 债权置换的合法性
  3.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项下的债权是否可以转让
  4. 销售代理合同的债权能转让吗
  5. 民法典合同纠纷的中债权是否可以转让

债的转移热门知识

  1. 债权转让协议和欠条的关系
  2. 欠款追讨的法律途径和程序
  3. 借款合同
  4. 欠条是否为债权的唯一证据?
  5. 一、欠条作为证据的认定
  6. 出借人死亡对借条的效力的影响
  7. 债务转移的法律规定及其特征
债的转移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