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疫苗出现医疗事故如何处理
点击数:35 更新时间:2023-11-15
疫苗就是我们生活俗语中常常说的预防针,几乎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接种过疫苗,所以我国对于疫苗的质量问题以及安全性都非常看重,但是也不能排除接种不规范、疫苗变质等引起的医疗事故。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来为大家讲解的是疫苗接种时出现医疗事故如何处理的问题。
接种疫苗引发医疗事故的赔偿处理
国家的补偿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第五十六条规定,我国实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制度。在进行接种过程中或者接种后,如果受种者出现死亡、严重残疾、器官组织损伤等损害,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者无法排除的情况,应给予相应的补偿。补偿范围按照目录管理,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补偿费用的负责方
对于接种免疫规划疫苗所需的补偿费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财政部门在预防接种经费中进行安排;而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所需的补偿费用,则由相关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承担。国家鼓励通过商业保险等多种形式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受种者进行补偿。
补偿的要求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补偿应当具备及时、便民、合理的特点。补偿范围、标准和程序由国务院规定,具体实施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处理有争议的疫苗质量问题
申请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
根据《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第三条规定,受种者或者监护人、接种单位、疫苗生产企业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结论有争议的情况,可以申请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
调查诊断的执行标准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调查诊断按照卫生部的规定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进行。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如果接种单位违反了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等,给受种者造成了损害,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可以根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办法进行处理。
疫苗质量争议的处理
对于因疫苗质量原因或者疫苗检验结果有争议的情况,可以根据《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处理。
我国已经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疫苗的使用,目的是为了避免疫苗接种时发生医疗事故。疫苗关系到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健康,因此国家相关机关必须谨慎对待。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法律咨询意见,请访问我们的网站首页进行相关问题的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