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3-10-25
误诊导致病情延误是否构成医疗事故,需要进一步的鉴定才能确定。然而,如果因误诊导致病情延误,患者有权要求赔偿。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五十五条,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有义务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
如果医务人员未能履行上述义务,导致患者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应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五十七条,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能履行与当时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导致患者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应承担赔偿责任。
1、误诊是否构成过错是医院承担法律责任的必要前提。
2、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49条规定,非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然而,非医疗事故并不意味着没有医疗过错。根据《民法通则》第106条规定,如果个人或法人因过错侵害国家或集体财产,或侵害他人财产或人身安全,应承担民事责任。根据民法通则的过错责任原则,只有因过错导致的误诊才会产生相应的法律责任。
3、过失是指行为人预见到但未预见到其行为结果,或者虽然预见到但轻信其不会发生,从而导致损害结果的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过失,应以行为人是否应当注意、能够注意但未注意为基础,来评估诊断行为是否规范,诊断医生是否尽责。由于医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个体差异大,疾病发展也复杂多变,意外情况难以避免。关键在于医生是否能够尽职尽责,即医疗过错主要体现在应当预见但未预见,应当防范但未防范的情况,这是一个基本的衡量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