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的职业条件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鉴定 > 医疗事故鉴定标准法律知识

医疗机构的职业条件有哪些

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4-06-20

 
188340
医疗机构是否正规影响着患者的就医条件和接受治疗的水平,那什么样的医疗机构才是合格的呢?医疗机构的职业条件又有哪些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有关文章,欢迎大家进来阅读!

医疗机构的职业条件

第一条:医疗机构的名称

医疗机构的印章、银行帐户、牌匾以及医疗文件中使用的名称应当与核准登记的医疗机构名称相同。如果使用两个以上名称,应当与第一名称相同。

第二条:无菌消毒和废弃物处理

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消毒、隔离制度,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处理污水和废弃物,以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

第三条:病历保存期限

医疗机构的门诊病历的保存期不得少于十五年,住院病历的保存期不得少于三十年。

第四条:票据和病历本册的使用

标有医疗机构标识的票据和病历本册以及处方笺、各种检查的申请单、报告单、证明文书单、药品分装袋、制剂标签等不得买卖、出借和转让。医疗机构不得冒用标有其他医疗机构标识的票据和病历本册以及处方笺、各种检查的申请单、报告单、证明文书单、药品分装袋、制剂标签等。

第五条:医疗质量管理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标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实施医疗质量保证方案,确保医疗安全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第六条:规章制度和责任制的执行

医疗机构应当定期检查、考核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的执行和落实情况。

第七条:医务人员的培训与考核

医疗机构应当经常对医务人员进行“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与考核,将“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落实到各项工作中。

第八条:医德规范和职业道德

医疗机构应当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医德规范和有关教材,督促医务人员恪守职业道德。

第九条:药品的使用

医疗机构不得使用假劣药品、过期和失效药品以及违禁药品。

第十条:死亡医学证明书

医疗机构为死因不明者出具的《死亡医学证明书》只作是否死亡的诊断,不作死亡原因的诊断。如有关方面要求进行死亡原因诊断的,医疗机构必须指派医生对尸体进行解剖和有关死因检查后方能作出死因诊断。

第十一条:患者的保护

医疗机构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对患者实行保护性医疗措施,并取得患者家属和有关人员的配合。

第十二条:患者的知情权利

医疗机构应当尊重患者对自己的病情、诊断、治疗的知情权利。在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时,应当向患者作必要的解释。因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不宜向患者说明情况的,应当将有关情况通知患者家属。

第十三条:药品种类

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卫生保健所和卫生站附设药房(柜)的药品种类由登记机关核定,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第十四条:内部职工服务

为内部职工服务的医疗机构未经许可和变更登记不得向社会开放。

第十五条:吊销或注销执业许可证

医疗机构被吊销或者注销执业许可证后,不得继续开展诊疗活动。

延伸阅读
  1. 医疗事故刑事责任的含义
  2.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级别和法定机构
  3. 交通事故住院医疗费的证明所需证据
  4. 交通事故尸检报告出具时间
  5. 医疗纠纷处理程序之调解

医疗事故鉴定热门知识

  1.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程序的定义
  2. 人体轻微伤的鉴定标准
  3. 医疗事故鉴定办理时限
  4. 误工费的定义和意义
  5. 医疗事故认定依据:诊断失误的过错
  6. 医疗事故争议鉴定报告
  7. 眼睛轻伤二级标准
医疗事故鉴定知识导航

医疗事故鉴定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发生后的紧急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5.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6. 医疗事故等级确定
  7. 医疗技术损害应当承担的责任有哪些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