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不适用刑事和解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法律法规 > 刑事诉讼法全文法律知识

哪些不适用刑事和解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02-08

 
186634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刑事犯罪的罪名是非常多的,而有些刑事案件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进行和解的,和解后的刑事案件有可能不追究刑事责任的,那么不适用刑事和解的情形?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哪些情形不适用刑事和解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以下情形不适用刑事和解:

一、当事人不同意和解

当事人不同意和解即表示不愿意通过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来获得被害人的谅解。

二、可能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开案件

涉及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情形。

三、不属于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的犯罪案件

除了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外,其他类型的犯罪案件也不适用刑事和解。

办理刑事和解的注意事项

一、公安机关的职责

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和解时,应当依法及时办理受理、立案手续,并及时、客观、全面地收集和固定相关证据,查明案件事实,明确因果关系和法律责任。在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时,不得以刑事和解为由降低取证要求或简单处理。公安机关要严格遵守法定办案期限,不得以刑事和解为由拖延办案。

二、告知双方当事人的义务

公安机关在查明案件基本事实后,应当及时告知双方当事人可以进行刑事和解的权利。除交通肇事案件外,还应当告知被害人诉讼权利以及相应的程序性法律后果。告知的情况应当制作笔录,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字确认。

如果当事人和解不成功或明确表示不需要刑事和解,公安机关应当立即进入移送起诉程序。如果双方当事人在此期间提出和解申请且案件未移送起诉,应当允许,但限制为一次。如果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和解,应当形成《和解协议书》,并在达成协议后三日内,且侦查期限届满十日前,提交公安机关。

公安机关应根据本规定要求对刑事和解的合法性、真实性、有效性进行审查。审查情况应当制作笔录,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字确认。经审查认定和解成功的,对符合撤案条件的,可依法作出撤案处理,并报同级检察机关备案。对其他案件,公安机关应在全案侦查终结后制作《起诉意见书》,其中应载明此案已和解,可建议检察机关作出不起诉决定。

三、检察机关的职责

检察机关受理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刑事和解成功的案件后,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但必须经检察委员会讨论后决定。

延伸阅读
  1. 刑事案件的和解问题及新《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2. 刑事和解后判处缓刑是否可以上诉
  3. 刑事和解程序及其规定
  4. 刑事和解的程序理解问题
  5. 刑事滥伐林木罪的量刑和处罚如何确定?

刑事诉讼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主权原则
  2.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处罚
  3. 附条件不起诉考察期内犯罪是否加重刑罚
  4. 检察院申诉程序的要求
  5. 检察院公诉书的可见性问题
  6. 上诉人信息
  7. 未成年人自首能否轻判
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