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适用刑事和解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3-10-22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刑事和解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制度,犯罪嫌疑人可以向被害人进行赔偿,真诚悔罪取得被害人的谅解,那么哪些情况下适用刑事和解?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什么情况适用刑事和解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适用刑事和解的情形包括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可能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案件,并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的规定,以下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 (一) 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 (二) 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
要达成刑事和解可以怎么进行
在一些刑事案件中,如果被害人遭受的损失较小,被告人犯的罪不重,可以争取刑事和解。然而,要达成刑事和解,有些人不确定如何进行和解,因此需要先确定和解的方式,并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
确定和解的方式
首先,在刑事案件中,双方当事人要进行和解,需要确定是否属于以下案件:
- 涉嫌侵犯人身权利民主权利、侵犯财产犯罪,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犯罪;
- 除渎职犯罪以外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并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
其次,双方当事人达成刑事和解有以下方式:
- 双方当事人提出和解:为避免诉累,双方当事人可以自发提出和解。然而,自诉案件允许和解,公诉案件仍需接受法院追究刑事责任。例如,对于故意伤害罪,双方当事人达成赔偿协议后,被告人犯的罪较重的仍然要负担刑事责任。
- 双方当事人亲属、代理人、辩护人代为提出和解:为给被告人争取宽大处理,其亲属、代理人、辩护人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代为提出和解,与被害人达成一致即可。
- 司法机关告知当事人可以进行和解:对于符合刑事和解条件的案件而没有进行和解的,司法机关会告知对方可以进行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