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军警人员抢劫毒品的认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侵犯财产罪法律知识

冒充军警人员抢劫毒品的认定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0-07-21

 
183060
【冒充军警人员抢劫毒品的认定相关法律知识科普】新出台的抢劫罪司法解释中对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行为作出了更为详细的规定,尤其是在具体的认定方面。对于这样的行为,我们认定行为人的主观恶性更大。那到底该如何对冒充军警人员抢劫进行认定呢?手心律师网小编将在下文中为您详细介绍,欢迎阅读了解。

一、如何对冒充军警人员抢劫进行认定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了抢劫罪的八种加重处罚情形,其中包括冒充军警人员抢劫。

1、根据2016年1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认定“冒充军警人员抢劫”,要注重对行为人是否穿着军警制服、携带枪支、是否出示军警证件等情节进行综合审查,判断是否足以使他人误以为是军警人员。对于行为人仅穿着类似军警的服装或仅以言语宣称系军警人员但未携带枪支、也未出示军警证件而实施抢劫的,要结合抢劫地点、时间、暴力或威胁的具体情形,依照常人判断标准,确定是否认定为“冒充军警人员抢劫”。

2、根据2016年1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军警人员利用自身的真实身份实施抢劫的,不认定为“冒充军警人员抢劫”,应依法从重处罚。

二、法律条文对于如何冒充、冒充行为应达到哪种程度并未作出明确规定,导致司法实践中掌握不一。笔者认为,对于该加重处罚情形的认定须谨慎。

1、冒充军警的行为应具有一定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行为人主动亮明自己的军警人员身份、出示军警证件、身着军警服装、携带警械、驾驶军警车辆等形式。但并非行为人只要具有上述表现形式就一定构成冒充军警抢劫,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考量行为人的主观方面,如其并非出于抢劫的目的,则不宜认定冒充军警人员抢劫,否则将会导致客观归罪。

2、冒充军警的行为应达到使一般人能够相信其身份的程度。冒充军警抢劫与一般抢劫的差别在于前者同时还损害了军人警察的形象。若行为人仅用口头的方式冒充军警,且其“演技”拙略、破绽百出,按照普通人的辨识能力可以识破,未能使一般人轻易相信,既没有构成一定的威胁程度,也没有损害军人警察的形象,其社会危害性与一般抢劫无异,此行为不宜认定冒充军警人员抢劫。

3、冒充军警的行为不可简单地依据结果来认定。冒充行为存在被害人信与不信两种结果,对于该冒充行为的认定具有一定影响,但并非只要被害人识破了行为人的假军警身份,就一概不认定冒充军警人员抢劫。假如行为人的伎俩高超,足以使一般人信以为真,而恰巧被具有军警专业知识的被害人轻易识破,虽然行为人冒充失败,但不可因此而不追究其责任,对此仍应认定为冒充军警人员抢劫加重处罚,否则将有违罪刑相适应原则。

延伸阅读
  1. 持械抢劫罪怎么判
  2. 犯罪未遂的刑罚如何定夺
  3. 抢劫罪量刑标准的相关规定解读
  4. 持刀抢劫三次量刑标准
  5. 抢劫杀人的刑事法定量刑标准

刑法罪名热门知识

  1. 员工侵占公司财产的法律处罚
  2. 隐瞒、谎报军情罪的认定
  3. 伪造、盗窃、买卖、非法提供、非法使用武装部队专用标志罪的界定
  4. 渎职罪的定义和要素
  5. 寻衅滋事罪的构成要件
  6. 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
  7. 招摇撞骗罪要符合什么
刑法罪名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