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5 更新时间:2024-09-19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当职务侵占罪所涉及的财物数额较大时,人民法院有权对犯罪分子进行以下判罚: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的规定,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如果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并且数额达到较大的情况下,将会受到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处罚。而如果财物数额达到巨大,则将受到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并且还可能会被没收财产。
对于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如果有上述行为,将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和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进行定罪处罚。
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具体指三种不同身份的自然人。
首先,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监事属于本罪的主体。这些董事、监事必须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他们是公司的实际领导者,拥有一定的职权,因此可以成为职务侵占罪的主体。
其次,上述公司的其他人员包括经理、部门负责人和一般职员和工人。这些人员也必须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他们可能具有特定的职权,或者因从事特定的工作而可以利用职权或工作之便侵占公司财物,因此也可以成为职务侵占罪的主体。
最后,除了上述公司以外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也可以成为职务侵占罪的主体。这包括集体性质企业、私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的职工,以及国有企业、公司、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等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所有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