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取投资款是否是诈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破坏经济秩序罪法律知识

骗取投资款是否是诈骗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11-23

 
182287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公民进行投资活动时,一定要注意投资项目是不是安全的,有些投资是属于诈骗的行为,目的是骗取财物,那么骗取投资款是不是属于诈骗?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骗取投资款是否构成诈骗罪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如果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投资人投资款的行为,属于诈骗罪。而如果是向不特定公众吸收资金的行为,则属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刑罚,并处罚金。如果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将受到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并处罚金。如果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将受到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刑罚,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当然,如果刑法中另有规定的,将依照规定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规定,如果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的,除非刑法另有规定,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1. 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2. 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3. 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
  4. 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如果未向社会公开宣传,在亲友或者单位内部针对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不属于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的规定,如果实施以下行为之一,符合第一条规定的条件,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的规定,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定罪处罚:

  1. 不具有房产销售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房产销售为主要目的,以返本销售、售后包租、约定回购、销售房产份额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
  2. 以转让林权并代为管护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
  3. 以代种植(养殖)、租种植(养殖)、联合种植(养殖)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
  4. 不具有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为主要目的,以商品回购、寄存代售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
  5. 不具有发行股票、债券的真实内容,以虚假转让股权、发售虚构债券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
  6. 不具有募集基金的真实内容,以假借境外基金、发售虚构基金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
  7. 不具有销售保险的真实内容,以假冒保险公司、伪造保险单据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
  8. 以投资入股的方式非法吸收资金;
  9. 以委托理财的方式非法吸收资金;
  10. 利用民间“会”、“社”等组织非法吸收资金;
  11. 其他非法吸收资金的行为。
延伸阅读
  1. 认缴制公司减资程序
  2. 投资者申请书
  3. 关于对外商投资企业土地使用权的暂行规定
  4. 公司减资登记所需材料清单
  5. 新三板定向增发业务中律师的关注点

刑法罪名热门知识

  1. 员工侵占公司财产的法律处罚
  2. 隐瞒、谎报军情罪的认定
  3. 伪造、盗窃、买卖、非法提供、非法使用武装部队专用标志罪的界定
  4. 渎职罪的定义和要素
  5. 寻衅滋事罪的构成要件
  6. 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
  7. 被判寻衅滋事罪子女有何种影响吗
刑法罪名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2. 投资风险协议范本
  3. 有限公司增资扩股协议范本
  4. 融资还款计划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