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3-11-23
根据《担保法司法解释》第7条和第8条规定,如果主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无效,且债权人无过错,则担保人对债权人的经济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如果债权人或担保人有过错,则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
如果主合同当事人恶意串通,骗取保证人提供保证,则保证人不承担责任。
如果债权人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使保证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提供保证,则保证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根据《担保法》第24条规定,如果债权人与债务人协议变更主合同,保证人应当取得书面同意;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的变更,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如果保证合同尚未成立或不具备依法成立的形式要件,保证责任将免除。但如果保证人单独出具保证书或已履行保证之主要义务并被债权人接受,则保证合同同样成立。
根据《担保法》第23条规定,保证期间内,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让债务的,保证人应当取得书面同意;对未经保证人同意转让的债务,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根据《担保法司法解释》第31条规定,保证期间不因任何事由发生中断、中止和延长的法律后果。超过保证期限后,债权人将失去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权利。
如果债务或担保超过诉讼时效,担保人无需承担保证责任。
除非保证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如果主合同的双方当事人通过协议以新贷偿还旧贷,保证人不承担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