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4-01-09
对于出售假种子的行为,根据其情节的轻重,将给予相应的处罚。情节较轻者,将被责令停止经营活动,并处以罚款等行政处罚;而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则将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七十五条的规定,对于生产经营假种子的行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农业、林业主管部门将责令其停止生产经营,并将违法所得和种子予以没收,同时吊销其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对于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将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于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违法行为,将处以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的罚款。
对于因生产经营假种子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情况,该种子企业或其他单位的法定代表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将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五年内不得担任种子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高级管理人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七条的规定,对于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的行为,如果是生产假农药、假兽药、假化肥或者销售明知是假的或失去使用效能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或者以不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冒充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从而导致生产遭受较大损失的,将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的罚金。如果导致生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将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的罚金。如果导致生产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将处以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的罚金,或者予以财产没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