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获取精神损害赔偿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1-28
精神损失费是对人的精神所造成的损失而取得的必要的赔偿,精神损失费一般来说应当按照相应的的规定以及条件取得,比如说因为离婚或者是交通事故等。那么,精神损害赔偿应当如何获取呢?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获得精神损害赔偿
影响精神损害赔偿的因素
在实践中,精神损害赔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赔偿义务人的赔偿能力、法院所在地的经济水平、损害造成的结果、受害人对于损害结果存在的过错程度、案件恶劣程度等。不同案件的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数额也会有所不同。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新颁布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有效时期(截至2020年12月31日),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根据新的法律规定,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得到了更加明确的保护。
如何取得精神损害赔偿金
要想获得较高的精神损害赔偿金,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1. 提高伤残等级
伤残等级的高低会影响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多少。找准有利的鉴定机构,有助于提高自身的伤残等级。
2. 收集充分证据
收集充分证据来证明精神伤害的存在。例如,对于毁容的结果,需要提供医疗机构的证明。
3. 选择有利的受诉法院
精神损害赔偿金与法院所在地的经济水平有关。选择经济水平较高的法院,有可能获得更高的赔偿金。
4. 走好诉讼程序
为了获得精神损害赔偿,不要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主张。因为在刑事附带民事中主张精神损害赔偿是不会得到支持的,所以应该另行起诉民事赔偿。
心理诊疗的作用
被侵权人可以通过心理诊疗的方式将精神损害转化为物质损害。例如,在侮辱、强奸等犯罪案件中,虽然一般不会造成被害人身体的严重伤害,但却严重摧残了被害人的心理健康,导致被害人出现心理障碍,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无法正常工作,并伴有头晕、失眠、抑郁等症状。如果被害人在没有明显身体损害的情况下无法获得精神损害赔偿,将会给被害人带来生活困难,并产生社会仇恨心理,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通过心理诊疗的方式将精神损害转化为物质损失,被害人可以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规定
目前我国并没有对精神损害赔偿数额作出具体规定,也没有设定上下限。然而,一些地区对精神损害赔偿进行了上限规定。例如,有的省高级人民法院规定精神损失费的赔偿数额一般不得超过5万元,确有特殊情况的,赔偿数额也不得超过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