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3-10-16
根据民法典草案侵权责任篇专设的“饲养动物损害责任”规定,如果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饲养者应承担责任。然而,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被侵权人故意造成的,饲养者的责任可以减轻。根据法律人士的解释,即使受害人故意逗弄激怒宠物,饲养者也不能完全免责。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七十八条的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然而,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被侵权人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的,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可以不承担或减轻责任。此外,《侵权责任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如果违反管理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也应承担侵权责任。
1. 充分了解爱犬,不过度溺爱。
在购买犬之前,主人应该全面了解犬的品种,并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学习如何控制它,从犬的叫声、动作和眼神中获取信息。主人应该意识到,犬类具有高度敏感的特性,对环境、气候、时间以及周围物体和气味的微小变化都会产生相应的反应,甚至可能在瞬间对他人甚至主人发动攻击。同时,主人也不应过度溺爱犬,以免养成不良习惯。
2. 外出时必须佩带牵引带,避免挑逗犬类。
无论犬的大小,无论是训练有素的工作犬还是藏獒犬,当听到尖叫声、突然的震动声、外界的攻击声或动物的惨叫声时,它们都可能产生突如其来的反射行为。因此,当走出家门时,与熟人和其他犬相遇时,主人应保持安静,不大声说话或手舞足蹈,更不要主动挑逗犬。
3. 能够批评教育爱犬,冷静应对突发情况。
当爱犬看起来是主动攻击人时,实际上是源于内心的恐惧,吼叫的目的是吓唬人和呼唤主人。如果被攻击的人尖叫或踢打犬,这是积极的“应战”行为,会增加犬的攻击行为。此时,主人应原地不动,大声呼唤犬的名字,叫它回来。一旦犬回来,主人应严肃批评它,大声下达“坐”的指令,让它安静下来。如果犬立即服从主人的指令,主人应对它进行表扬,让它明白哪些行为是错误的,如何改正。
4. 做一位合格文明的主人,不离不弃。
不文明的宠物主人不仅对宠物狗不负责任,也对其他社会成员不负责任。对宠物狗负责,不仅要照顾好它的饮食和健康,还要规范和约束其行为举止,以防给他人带来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