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寿险时应注意什么,寿险的保险金怎么给付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保险法 > 保险类别 > 寿险法律知识

投保寿险时应注意什么,寿险的保险金怎么给付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19-08-09

 
172
人寿保险是人身保险的一种。和所有保险业务一样,被保险人将风险转嫁给保险人,接受保险人的条款并支付保险费。投保寿险时应注意什么,寿险的保险金怎么给付?如果有相关的法律知识不了解的,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以下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听听手心律师网小编给出的具体意见。

投保寿险时应注意什么,寿险的保险金怎么给付

一、投保寿险时应注意什么

1、当业务员拜访您时, 您有权要求业务员出示其所在保险公司的有效工作证件。

2、您有权要求业务员依据保险条款如实讲解险种的有关内容。当您决定投保时,为确保自身权益,请认真阅读保险条款。

3、在填写保单时,您必须如实填写有关内容并亲笔签名;被保险人签名一栏应由被保险人亲笔签署(少儿险除外)。

4、当您付款时,业务员必须当场开具保险费暂收收据,并在此收据上签署姓名和业务员代码;您也可要求业务员带您到保险公司付款。

5、投保一个月后,您如果未收到正式保险单,请向保险公司查询。收到保险单后,您应当场审核,如发现错漏之处,有权要求保险公司及时更正。

6、投保后一定期限内,您享有合同撤回请求权,具体情况视各公司规定。

7、如您的通讯地址发生变更,请及时通知保险公司,以确保您能享有持续的服务。

8、对于退保、减保可能给您带来的经济损失,请在投保时予以关注。

9、保险事故发生后,请您参照保险条款的有关规定,时与保险公司或业务员取得联系。

10、您对投保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或意见,可向保险公司的有关部门咨询、反映或向保险行业协会投诉。

二、寿险的保险金如何给付

人寿保险属于给付性保险,只要发生了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事故,保险公司就要按照合同规定给付保险金。共有三种:红利、退保金和保险金给付。

1、保单所有人选择红利的领取方式有三种:

(1)支付现金,一般保单生效后一至二年,保单所有人可以现金方式取得红利。

(2)累积生息,保单所有人只取利息收入,把红利留存在保险公司累积,由保险公司运用生息,但可以在任何时候提取红利。

(3)抵缴保费,保单所有人可以用红利来购买增额缴清保险,即将红利作为一次缴清的保费,用以提高原保单上的保险金额

红利领取方式可随顾客喜好选择,这样除了体现保单的投资效用外,一者增加了寿险商品本身具有的保障功能,减轻顾客的保费负担;二者又可增加保障额度,使商品更具吸引力。

2、领取退保金寿险保单的保险期限较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有的保户可能会发生事先从未预料的情况,如经济陷入困境交不起保费等客观原因而发生退保行为或转换成其它保单。

3、保险金给付保险金是指当发生保险事故时,由保险人根据合同约定给付的金额,人寿保险中的保险金可以分为满期、死亡、意外事故死亡以及残废等保险金。为了满足人们购买寿险的不同需求,使被保险人和受益人能更有效、更有计划地安排生活,保险合同规定允许投保人选择保险金给付的不同方式。

由保险公司保存保险金,定期向受益人支付利息。由于保险金的留存为保险公司提供长期资金来源,所以这种给付方式比较灵活,支付的利息较高。按固定金额向受益人分期给付保险金。一般按月给付固定保险金,直到付完本金和利息为止。允许受益人在任何时候提取全部或部分保险金,如果受益人尚未领完本息就死亡了,剩余的本息由受益人的继承人继续领取,定期向受益人给付等额保险金。

分期给付金额取决于保险金数额、约定的利率和给付次数,以年金方式按期给付。如果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超过预定利率,应将超过的部分也付给受益人。如果第一受益人在未领完全部保险金之前死亡,则把剩余保险金分期给付给第二受益人。这种给付方式对经济上还不能自立的受益人是有利的。一次总付现金方式。如果保单所有人对保险金给付没有作出选择,保险公司会采取一次总付现金方式。

这种方式存在两个缺陷:一是在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共同死亡的情况下,或者受益人在被保险人之后不久死亡的情况下,不能起到提供充分保障的作用。二是不能使受益人领取的保险金免除其债权人索债。

延伸阅读
  1. 2020夫妻共同财产的法律规定
  2. 离婚后家庭财产险的分割问题
  3. 残疾赔偿金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4. 夫妻共同财产都有哪些
  5. 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费用如何确定?

保险类别热门知识

  1. 一、投资型保险的分类
  2. 人身保险费率的定义和组成
  3. 如何确定建筑工程保险的保险期限
  4. 人寿保险理赔程序
  5. 保费及其定义
  6. 关于诉讼财产保全责任险的保险责任
  7. 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及责任
保险类别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