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1年之后可以起诉吗
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4-03-19
我们都知道在我国诉讼制度当中存在着诉讼时效的规定,超过诉讼时效的诉讼案件往往就很难获得法律强制力的保护, 所以在进行诉讼案件前,当事人最应该关注的就是该诉讼是否已经过了诉讼时效,那么交通事故1年之后可以起诉吗?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交通事故起诉时效:了解法律规定以保护自己的权益
交通事故的起诉时效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交通事故的起诉时效为1年。起诉时效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权利,如果超过规定时间,可能会丧失胜诉的可能性。
起诉时效的具体内容
在1年内,受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人身损害赔偿诉讼,要求判决赔偿义务人承担赔偿责任,并具有强制执行性。超过1年的时间,受害人仍然可以起诉,但被告方可以以诉讼时效已过作为抗辩理由,法院可能不会保护权利人的具体请求。
诉讼时效的起算
诉讼时效从受害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开始计算。权利人的权利在客观上受到侵害,并且主观上已经知晓其权利受到伤害的事实是必要的构成要件。如果伤害是后来才发现的,诉讼时效从检查确诊并证明与侵害行为有因果关系的时间开始计算。
诉讼时效的中止和继续计算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如果出现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导致受害人无法行使请求权利保护的情况,诉讼时效会中止。一旦中止的原因消除,诉讼时效的计算会继续。中止只是对诉讼时效时间的暂停,一旦中止的原因消失,诉讼时效的时间会重新计算。
总结
了解交通事故起诉时效的规定对于保护自己的权益非常重要。根据法律规定,交通事故的起诉时效为1年,超过规定时间可能会丧失胜诉的可能性。起诉时效的计算从受害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之日开始,中止和继续计算的规定也需要注意。如果您在交通事故中受到损害,及时了解起诉时效的规定,并咨询专业律师以保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