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期间的承诺是否有效力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11-15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是可以约定财产分配的,约定财产分配要签订协议书,那么婚姻期间的承诺具不具有法律效力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婚姻期间的承诺的法律效力
依据我国法律规定,婚姻期间的承诺是否有效力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婚姻期间的承诺具有法律效力,前提是该承诺内容符合法律规定,双方自愿作出,并且不侵害他人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的夫妻财产约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九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归属。这种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如果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情况下,适用该法第十七条和第十八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具有约束力。如果夫妻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那么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如果第三人知道了该约定,那么该债务应当由夫或妻一方的财产来清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的合同无效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合同在以下情形下被认定为无效:(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婚内财产约定的无效情况
1. 财产归子女的约定
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很多伴侣会考虑到子女的抚育问题,因此会约定将一部分财产归子女所有。然而,在实际生活中,虽然做了此类财产约定,但这些财产仍然由父母掌控。从法律的角度来看,这种赠与并未履行。因此,这种未完成的赠与约定是无效的。在实践中,这种无效约定是非常常见的。
2. 未办理产权变更的不动产约定
有些夫妻会约定将一方名下的婚前房产等不动产约定为婚后共有,但实际上并未办理产权变更手续。这种约定同样属于未完成的赠与行为。当最终发生争议时,这种约定也无法得到确认。
3. “谁提离婚,谁无财产”的约定
在婚内财产协议中,常常会出现“谁提离婚,谁净身出户”的约定,以期使任何一方都不会轻易离婚,而全心全意经营婚姻。然而,这种约定往往被认为限制了离婚自由权,因此被认定为无效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