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0 更新时间:2024-11-15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规定,当遗嘱继承中既有法定继承又有遗嘱继承时,应先按照遗嘱执行遗产继承,然后再按照法定继承处理剩余的遗产。
第二条:继承权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
第五条:继承权产生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根据《继承法》第十三条的规定,遗产分配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具体如下:
在同一批次的继承人继承遗产时,每个人应获得相同份额的财产,不应有差别。这是继承法中最普遍的规定,除非发生极特殊情况,否则按照此顺序进行。
在特殊情况下,每个人的分配金额可能会有差别。根据相关法律,特殊情况包括:
(1) 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特别困难且自身难以获得经济来源的继承人,可以酌情多分配一些份额。这要求同时满足生活困难和缺乏劳动能力两个条件,只有同时满足才能强制执行。继承人不能假装符合此规定以谋求更高的分配比例,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
(2) 对于在被继承人生前对其提供主要照顾义务的人,或者是与被继承人长时间共同生活的法定继承人,可以在遗产分配时多分配一部分给他们。然而,这不是强制性规定,必须经其他继承人商议同意后才能实施,如果不同意,法律也没有具体支持的依据。
(3) 对于能够抚养被继承人但没有尽到抚养义务的继承人,在遗产分配时可以不给予他们分配或者少分配。这是法律对抚养义务的原则性规定。
无论是在哪个批次的继承人中,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继承人应少分或不能参与遗产分配:
(1) 继承人自身有能力却未尽到抚养义务。
(2) 经过所有继承人一致商议可以自行决定分配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