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资产管理 > 财产清查法律知识

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3-10-18

 
161011
什么是居民财产性收入?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的主要特点有哪些?本文将针对这两个问题为大家详细介绍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对居民财产性收入有个基本的认识。下面手心律师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这方面的知识,欢迎阅读。

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法律分析

一、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趋势

随着城镇居民财产增加和投资理财意识的提高,近年来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呈现高速增长的特点。2005年以来,各级政府积极推动政策,鼓励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促进了城镇居民的利息收入、股息与红利收入、其他投资收入以及出租房屋收入的大幅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达到520元,比2005年增长169.7%,年均增长22.0%。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也在加快增长,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为202元,比2005年增加114元,增长1.3倍,年均增长18.0%,年均增速比“十五”期间高3.5个百分点。

二、财产性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

尽管收入快速增长,收入渠道逐渐多元化,财产性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仍然偏低。在“十一五”时期,作为城镇居民收入主体的工资性收入比重逐年下降,由2005年的68.9%下降到2010年的65.2%,下降了3.7个百分点。而经营净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有所上升,2010年经营净收入占总收入的8.1%,财产性收入占2.5%,分别比2005年上升了2.1和0.8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在四大收入中的比重仍然是最低的。总体来看,财产性收入对城镇居民收入的贡献相对较小,不仅低于经营净收入的贡献,更远低于转移性收入和工薪收入的贡献。

三、与国际对比的财产性收入比重

以美国为例,财产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约为40%。超过90%的公民拥有股票、基金等有价证券。相比之下,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所占比重不到3%。在我国当前投资渠道不畅的情况下,股票投资已成为人们保值增值的主要方式,而股市的涨跌直接关系到投资者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

综上所述,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但在总收入中的比重仍然偏低。与国际对比来看,我国的财产性收入比重较低。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比重,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延伸阅读
  1. 丧葬补助金
  2. 死者赔偿标准的计算方法
  3. 车祸九级伤残赔偿标准2024
  4. 国家赔偿标准死亡赔偿有哪些项目
  5. 国家赔偿法赔偿标准

公司资产管理热门知识

  1. 企业注册资金要求
  2. 无偿转让股权债务如何承担
  3. 病假扣薪标准
  4. 补办结婚证需要双方都去吗,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5. 结婚证丢了一本一个人是否可以去补办
  6. 办了婚礼没领结婚证受法律保护吗
  7. 结婚证丢了有什么影响,法律如何规定
公司资产管理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