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算过程中的公司股权能否转让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资产管理 > 公司股权转让法律知识

清算过程中的公司股权能否转让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11-27

 
160891
  众所周知,股东根据其持有的股份份额在公司拥有着一定的决策权以及特殊地位,其拥有的股份也能够依法进行转让。那么,清算过程中的公司股权能否转让?下面就和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来看看以下解答吧,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进行答疑解惑,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清算过程中的公司股权转让规定

根据《公司法》的相关规定,清算过程中的公司股权可以依法进行转让,只要符合公司法股权转让的条件。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

根据《公司法》第七十一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部分股权。

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转让

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发起人持有的股份在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已发行的股份在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在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离职后半年内,上述人员不得转让其所持有的股份。此外,公司章程还可以对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转让股份作出其他限制性规定。

股东在破产清算中的法律责任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仅以出资额为限承担对公司债务的法律责任。也就是说,只要股东在公司设立时认缴的出资到位,并且在公司成立后没有抽逃出资行为,同时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人格,股东在公司清算和破产清算中无需承担额外的公司债务责任,这也是“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律含义。

股东出资方式和义务

根据《公司法》第27条和第28条的规定,股东可以以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为出资。但是,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对于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进行评估作价,并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低估作价。股东应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规定的认缴出资额。若股东以货币出资,应将货币出资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若以非货币财产出资,应依法办理财产权转移手续。如果股东未按照规定缴纳出资,除应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需承担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延伸阅读
  1. 股权转让本人是不是能不去
  2. 股权禁止转让合法吗
  3. 私下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的法律效力
  4. 实际出资人如何转化为显名股东
  5. 出资证明书的主要特征

公司资产管理热门知识

  1. 企业注册资金要求
  2. 转让公司股权怎么规定
  3. 无偿转让股权债务如何承担
  4. 病假扣薪标准
  5. 补办结婚证需要双方都去吗,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6. 办了婚礼没领结婚证受法律保护吗
  7. 结婚证丢了有什么影响,法律如何规定
公司资产管理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个人股权转让所得范本
  2. 个人股权转让公司协议范本
  3. 法人股东转让股权协议范本
  4. 公司股东之间股权转让协议书范本(官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