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协议如何无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其它知识产权相关 > 商业秘密法律知识

保密协议如何无效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3-11-27

 
146921
既然保密协议,说明里面的内容大多是保密性质的,而且签订了保密协议就应该要遵循协议的内容,做好保密的想法等等。但是有些人在签订了保密协议后,想要认定协议的内容没有法律效力,自己就不需要遵循保密协议了。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仔细讲解。

保密协议的无效条件

缔约行为能力

在订立保密协议时,合同当事人必须具备相应的缔约行为能力。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先决条件。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有在其法定代理人追认的情况下,其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才有效。缔约行为能力是指民事主体独立订立合同的能力,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或承担民事义务的法律资格。

根据相关规定,年满18周岁或16周岁以上但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有权订立合同。间歇性精神病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不具备缔约行为能力。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和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无法订立合同。然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订立纯获利益的合同或与其年龄和智力相适应的合同。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仅限于其核准登记的生产经营和业务范围内,因此,法人在其生产经营和业务范围内具有缔约行为能力。

真实意思表示

在订立保密协议时,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意思表示是指向外部表明愿意发生一定法律效果的行为。真实意思表示是构成有效合同的先决条件之一。一方在被欺诈、胁迫或重大错误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往往不属于其真实意思表示,因此是无效或可撤销的合同。

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所有合法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都不得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即符合公序良俗的要求。因此,合同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是合同有效的必要条件之一。需要注意的是,合同不违反法律意味着合同不得违反当事人必须遵守且不得通过协商改变的强制性法律规定。换言之,当事人无需遵守合同法中用于指导当事人订立合同的任意规定。强制性法律规定通常使用“不得”、“必须”等词语来描述,而任意规定则使用“可以”等词语。此外,合同不违反法律还意味着合同的内容,即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必须合法。如果合同的某些条款有效,而其他条款无效,那么无效条款的无效性不影响有效条款的效力。

确定或可能的合同内容

作为确定当事人各自权利义务依据的合同内容对于判断合同的有效性、履行方式以及纠纷解决具有重要意义。合同内容的确定意味着合同在订立时必须确定,或者在将来履行时可以确定。合同内容的可能性意味着合同所规定的特定事项在客观上具有实现的可能性。如果合同内容属于事实不能、自始不能、客观不能、永久不能或全部不能的情况之一,那么合同是无效的。

延伸阅读
  1. 离婚协议的管辖问题
  2. 是否生孩子别人无权干涉
  3. 离婚协议的法律效力及内容
  4. 合同仲裁之后还能起诉吗
  5. 向个人借款利息一般是多少

其它知识产权相关热门知识

  1. 商号权与商标权冲突的法律现象
  2. 违反域名争议解决办法的情形
  3. 合作协议
  4. 原产地标记注册的变更问题
  5. 涉港、澳、台知识产权诉讼的处理方式
  6. 裁判要旨
  7. 产地标记的作用
其它知识产权相关知识导航

知识产权解决方案

  1. 假冒注册商标纠纷
  2. 商标构成的要素
  3. 合作作品中的著作权
  4. 职务作品的著作权人
  5. 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计算
  6. 著作权申请登记
  7. 著作权的诉讼时效

热门合同下载

  1. 外资企业增资扩股协议范本
  2. 有限公司增资扩股协议范本
  3. 动产归夫妻一方的婚内财产协议范本
  4. 现收收益与将来收益的婚内财产协议范本